我的表达欲在递减

思绪常常纷飞,灵感源源不断。然而,一旦正式开始写作,那些火花四溅的念头却仿佛从未存在,最终只能无奈地清空文档。

近年来,我在社交媒体上的分享频率显著下降。从 2020 年的 12 条动态,到 2021 年和 2022 年的每年 6 条,2023年略有回升至 10 条。我的博客状况更为明显:2020 年发表了 30 多篇编程笔记和算法文章,吸引了近千名粉丝。2021 年发布了十几篇关于模型算法的文章。然而,2022 年和 2023 年竟无任何更新。

随着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我发现自己的表达欲在减弱。面对周遭的欢乐和热闹,我常感觉自己像个旁观者,难以真正投入。曾经令我兴奋的事物,如今似乎只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种淡漠感让我困惑,但并非对生活失去热情。遇到真正吸引我的事物时,我仍能全情投入。成就带来的激动感也仍存在,只是持续时间变短。我开始思考这种心理变化的本质。

对内容质量的担忧

过去收集的见解几年后常显得过时,这让我担心自己的内容也会如此。为避免这种情况,我倾向于写一些基础理论或技术性内容。然而,我更多地是在收集而非表达。我希望表现得学识渊博,却又觉得自己的知识和阅历有限,难以深入探讨。尽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这些经验往往只适用于特定条件和环境。

我对分享笔记或编写教程感到忐忑。一方面,回顾我过去发布的笔记内容,发现它们大多内容浅显,质量不高,直接阅读官方文档或许更有效。另一方面觉得教程的技术含量不足。尽管如此,在发布前我仍会仔细审核,查阅大量资料,努力使内容更加丰富全面。这种追求表面全面的做法,也使我难以深入探讨问题。我曾阅读一些技术专家和领域大佬的文章,他们可以根据针对一个具体的小问题给出多样化的解决思路,同时详细分析不同技术的优劣;或以独到的视角给出深入且精辟的见解,常常能启发读者,给某一科学问题带来深刻的理解和启示。而我的表达往往难以跳脱出已有内容,我不希望读者看到我的内容后,心中的想法是“吧啦吧啦写了一大堆,就这啊。”

此外,我对”一致性”的执着也成为了一种负担。我希望我的写作都遵循一定范式,习惯于为文章设定明确的段落和标题,整理内容以清晰地呈现思路,标记出重要信息并给出参考来源以便读者阅读。但这种做法反而成为了一种额外的负担,让我不断质疑:我真的想要这样条理分明地写作吗?我的东西到底是写给谁看?我更想随心所欲,按自己的思路流畅地表达,写作不是为了观众,而是为了自己的思考和记录。虽然我内心渴望自由地写作,但总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约束,不敢完全放开手脚。这种感觉,像是一种无形的束缚,让我即便是在表达自己的思想时,也感到不自在。这大概也是近两年我不再将自己写的内容上传到公共平台上原因。

怕“不被理解”

除了前述因素,我还受到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其中最核心的一点是,我常常担心自己的观点发布后”不被理解“。我看了很多,思考了很多,我发现自己对某些问题的关注点经常与周围人有所不同,但我更倾向于通过阅读寻找共鸣,而不是主动表达。有时我也想将这些想法分享出来,但我常常不明确自己的知识储备是否能够支撑我充分且合理地表达出来,这让我觉得有些力不从心。久而久之,这种感觉逐渐让我失去了表达的欲望。虽然我常常觉得自己“不被理解”,但实际上,我并没有通过足够的实践来验证这一假设。甚至我的内心隐约认为,这是自己的思维和认知处于更高层次一种结果。这种情况,是不是其实反映了我内心的一种自负?

我曾记录过一个引人深思的回答:“不断地表达和分享,其实是一种筛选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可以找到与自己灵魂相似的人。如果我们停止了表达和分享,可能有两种原因:要么是已经绝望,不再期待能遇到这样的人;要么是已经找到了心灵的归属。” 对于我来说,我并不认为自己已经找到了那样的人,也没有彻底放弃希望,但我总是感到有些奇怪。这种奇怪的感觉,让我在分享自己的思想时变得犹豫和迟疑。

缺乏相关的欲望

我逐渐远离了分享的心态。在雁栖湖的某个傍晚,我被一幅令人震撼的夕阳景象所吸引。虽然拍下了照片,但我并没有分享的冲动,只是觉得应该记录下来。这与我刚上大学时的热衷分享形成了鲜明对比。这种心理变化让我感到困惑,不确定它是好是坏。

我逐渐远离了分享的心态。在雁栖湖的某个傍晚,我被一幅令人震撼的夕阳景象所吸引。虽然拍下了照片,但我并没有分享的冲动,只是觉得应该记录下来。这与我刚上大学时的热衷分享形成了鲜明对比。那时的我热衷于记录身边的一切,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日常琐事,都乐于通过镜头记录并与人分享。这种心理上的变化让我感到困惑,我不确定这种变化是好是坏。这是否反映了我对世界的感知方式和与人交流的方式都在悄然变化?这种改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我尚未能够完全理解。

人格特征

之前我常常看到别人讨论性格分类,比如将自己划分为 I 人(内向型)或 E 人(外向型)。这种分类方法引起了我的好奇,于是某天我也决定花点时间来测试一下自己的性格。通过一个在线性格测试,结果显示我属于INTP-A / “逻辑学家”人格。最初我对这种标签持怀疑态度,不太愿意接受这种将复杂的个体性格归纳为几个字母的方式。我甚至试图说服自己,这不过是“巴纳姆效应”,让人觉得非常泛泛的描述似乎非常贴切地描述了自己的特点。

然而,当我仔细阅读了关于 INTP 性格的详细描述后,不得不承认,其中的部分内容与我实际的性格和行为模式确实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INTP-A 被描述为极具创造性、逻辑性强、独立和理论化的人格类型。他们喜欢独立思考,常常沉浸于抽象的理论之中,对如何能够改进或创新现有的系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种描述触及了我的思考方式、决策习惯以及我与人交往的方式。尽管我对此保持一定的批判性思考,但内心深处,我确实感到这些描述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我处理问题和与世界互动的独特方式。

INTP-A 中的“A”代表 Assertive(自信的)。这个后缀反映了一种相对稳定、自信和自我驱动的态度,这与 INTP-T(Turbulent,动荡的)形成对比。INTP-A 类型的人在面对挑战和压力时通常表现出更加平静和自信的态度。他们倾向于对自己的能力和决策过程有更高的自信,不太受外界评价的干扰。这种个性类型也倾向于高度分析和批判,有时会导致决策过程显得过于复杂和缓慢。他们在面对需要快速反应的情况时可能表现得不那么果断。这样的性格特征在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尤其是在需要做出重要决策或在社交场合中。

这让我开始重新思考性格分类的意义,也许它们并不是将人简单地框定在某个模式中,而是提供了一种自我认识和理解的工具,帮助我更好地认识自己。